<rp id="meubb"></rp>

    <em id="meubb"><object id="meubb"><blockquote id="meubb"></blockquote></object></em>
    <tbody id="meubb"></tbody>
  1. <s id="meubb"><object id="meubb"></object></s>
    主頁 > 國內 >

    湖南學子尋訪麻溪排幫文化,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時間:2018-09-28

    來源:互聯網作者:編輯點擊:

    云圖片

    圖為實踐團成員實地走訪,排幫老人給實踐團成員介紹情況。通訊員 賀圓圓 攝

    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為振興文化遺產的發展添磚加瓦。7月22日,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實踐團于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茅坪村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麻溪排幫文化調研活動。

    走訪老人,縱看歷史發展

    實踐團成員來到了一位年過花甲的陶希甲老人家,“我們祖輩和我們這一代都是靠著排幫生存發展的,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只能劃著火排子運糧食運安化黑茶,送小孩出去讀書,我們這些搞運排的家里條件那時候是最好的?!蹦赀^八旬的陶希甲老人一邊回憶一邊自豪地說。陶爺爺回答了團隊成員很多問題,也引起了陶爺爺心底深深的回憶。根據爺爺的回憶,排幫文化興起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集體經濟時,擁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包括排幫幫規,幫歌,入幫規定,幫內考核等等,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巔峰時期,竹排數量達到一百多只等等。

    云圖片

    圖為實踐團成員實地走訪,排幫老人陶希甲給實踐團成員介紹排幫情況。通訊員 賀圓圓 攝

    親身體驗,橫看現實面貌

    實踐團成員初見竹排,面露驚奇,這些用十四根竹子排列捆綁而成的竹排竟然能承載千斤的重量,長十米左右,寬不過二三米。排古佬們拿著竹篙和槳上排,載著團隊成員在江中滑行一段距離后,團隊成員便主動向爺爺學習劃排,從拿漿的姿勢,到拿漿的角度、力量和方向的掌控,團隊成員對每一個動作都進行了細致認真的學習,排古佬稱贊:“欸,對咯!好久沒有娃娃來學劃排了?!睂嵺`團成員劉順不禁感慨:“爺爺,這個劃排需要很大力氣,方向也很難把握,真是佩服您激流運排的勇氣?!?/p>

    云圖片

    圖為團隊成員向排古佬學習劃槳。通訊員 劉馨 攝

    親密交談,前看未來走向

    實踐團成員向茅坪村老支書,現麻溪排幫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陶有榮先生了解到排幫文化的歷史起源、航行路線、祭祀習俗、火排原料選材及制作工序、幫規幫歌以及劃排考試等獨具特色的文化組成?!罢麄€竹排的制作過程是相當肅穆的,制排期間,“婦女不得上排”,也不能從竹排上跨過,必須保持對竹排的尊敬。傳說古代火排的驗收也是極為有趣的,買主或雇主將銅錢撒在竹排上,縫隙過大則銅錢失,留在竹排上的銅錢就是制排的工錢?!崩现χ驅嵺`團成員說起了一些關于排幫的故事。

    老支書非??春卯敶髮W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他語重心長地說“過去交通不便的時候,排幫是我們生產生活的工具,現在交通方便了,運排劃排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排幫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我們希望我們的子子孫孫和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我們這一種原生態的傳統文化,這就是我創建麻溪排幫文化有限公司的初衷。你們是大學生,有想法能創新,希望能給我們麻溪排幫文化有限公司提出一點意見?!眻F隊成員當即對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希望麻溪排幫能夠加強安全措施建設,加大網絡宣傳力度,對劃排者的身體素質提高要求,完善幫規和劃排程序。

    實踐團成員后續對幾天采訪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分析、收錄和總結,對拍攝視頻進行了剪輯和后期處理。實踐團隊長賀圓圓聯系了當地政府,把相關視頻、圖片和文字記錄成果轉交給當地旅游文化部門,并建議:加強對當地竹排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一定要著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遵循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原則,盡可能保持麻溪排幫文化的原滋原味;對劃排運排進行集體培訓并嚴格考核,加強安全意識。當地文化局對實踐團提出的建議提出肯定和表揚,并且希望能夠引起廣大群眾的重視,將排幫文化傳承下去。團隊成員表示,后期一定認真總結,加大多媒體宣傳力度,貫徹落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為挽救岌岌可危的麻溪排幫傳統文化、推動麻溪排幫文化產業傳承和茅坪村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熱門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