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作者:編輯點擊:
? 【黃碩評論】
作者:黃碩資深媒體人、新聞評論員
資深媒體人、新聞評論員 黃碩
近日,國內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揭牌成立,千萬投資,七大專業,讓許多關心職業教育的人眼前一亮。從廣西街頭走向大江南北,走進學校課堂,這些年,通過美食紀錄片、網絡博主持續“帶貨”,“嗦”一碗螺螄粉成了新風尚。2019年,螺螄粉在淘寶平臺的年銷售量達2840萬件,為當地創造了70億產值。2020年6月5日 《北京日報》
說到螺螄粉,它起源于廣西柳州這個地方,據了解,由當地特有的軟韌爽口的米粉,以酸筍、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蘿卜干、鮮嫩青菜等配料,用濃郁適度的酸辣味螺螄肉湯調和而成。筆者覺得,把螺螄粉的發跡看作是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過程相對貼切。
各地小吃數不勝數,為什么螺螄粉最近幾年走俏了呢?這里面的構成因素不禁讓人“品味”與思索。螺螄粉作為廣西當地的特色小吃,能夠被外界接受并喜歡有其原因,除了味道、口感和食物本身的品質,市場和營銷渠道方面的發力推動了螺螄粉產業的形成,并有效地擴大了消費群體。
螺螄粉從小吃形成產業,袋裝螺螄粉的生產使螺螄粉走出餐館,憑借電商平臺跨越地域來到廣大消費者的餐桌上。袋裝螺螄粉生產技藝的提高靠的是專業人才的付出,人才是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螺螄粉產業學院的出現一方面對從業者培訓、規?;a、口味與品種的豐富起助推效果;另一方面,該產業學院可著手螺螄粉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對癥下藥”,諸如產品同質化、各種原輔料對米粉品質的影響等問題,產業學院通過專業研究,給需要攻關的難點開出合適的“藥方”。生產標準和質檢標準的完善也離不開產業學院的專業研究。
中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的成立正好為螺螄粉這個產業動能不斷加碼,助其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給職業教育專業化“充電”,促進從業者素質提升及產業人才培養。該產業學院使職業教育更加精準對接產業,7個專業的設置對應的是產業鏈上的專業人才需求,專業化的人才培養對產出高質量產品來說是一種保障。
專才的需求伴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產值的增加。培養人才是新興產業立足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從源頭入手設立螺螄粉產業學院是集合產業鏈優勢的舉措,同時也利于解決生產、質檢等環節所存在的難點。把螺螄粉產品當作研究來做,這個精細活兒需要專門的產業學院深入探究,在產品研發、質量保障等領域發揮智力高地所具有的潛在能力,彰顯其學有所用、專才專用的長處。
職業教育的特點在于培養人才的專業能力,可歸類于定向培育,精準對接職業需求和生產需要。螺螄粉產業學院為螺螄粉產業的人才需求提供專才的持續供給,并且起到人才儲備的作用,是職業教育與產業直接對接的又一進展。
作者簡介:黃碩HUANG Shuo,男,1986年7月生于中國北京,“黃碩評論”Huang Shuos Comments作者、新聞評論員、資深媒體人、新媒體人和旅游達人。他在China Daily《中國日報》及其網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Global Times《環球時報》英文版、《小康》雜志、China.org.cn中國網等媒體上發表時評文章,并在“黃碩對談”Huang Shuos Talk、甘肅衛視大型財經證券電視節目《交易日》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七嘴八舌“趣”旅行》和China Drive節目里,對熱點話題進行資訊分享與評論。
黃碩評論,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