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meubb"></rp>

    <em id="meubb"><object id="meubb"><blockquote id="meubb"></blockquote></object></em>
    <tbody id="meubb"></tbody>
  1. <s id="meubb"><object id="meubb"></object></s>
    主頁 > 輿情 >

    在大災大考中淬煉初心使命

    時間:2021-08-17

    來源:互聯網作者:編輯點擊:

      2021年的7月,注定讓每個鄢陵人刻骨銘心。

      7月19日8時到23日20時,鄢陵持續強降雨,平均降水量384.5毫米,最大雨量達到520毫米,超過鄢陵氣象歷史極值。同時,由于上游泄洪,流經鄢陵境內的雙洎河、賈魯河、康溝河、大浪溝等河道,多段水位突破警戒線。

      暴雨來臨后,道路沖毀,房屋倒塌,農田被泡,……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2日,全縣12個鎮19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2.41萬畝,成災面積20.919萬畝,絕收面積14.8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約17.84億元。

      面對罕見的汛情災情,鄢陵縣委、縣政府聞“汛”而動,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堅守防汛工作“金標準”,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縣各級各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動,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全力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保鄢陵河湖安瀾,佑花都百姓平安。是目標、是要求,更是誓言和宣言。

      一曲人民至上的生命禮贊,響徹鄢陵大地!

      提前備戰、科學應對、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寧可聽罵聲,決不聽哭聲!

      7月19日,按照省、市防汛要求,鄢陵向全縣黨員干部發出“動員令”,要求全縣上下把防汛預案工作再安排、再推敲、再熟悉,把預案變成流程、變成要點、變成實際工作的清單,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密切關注重點、險點,認真落實防汛各項準備工作,務必確保防汛工作萬無一失。

      7月20日凌晨6點,根據水利部門反饋汛情信息,雙洎河上游佛耳崗水庫計劃下泄流量每秒1450立方米,而鄢陵境內雙洎河彭店攔河閘過閘防洪流量僅為每秒500立方米,遠遠超過雙洎河設計防洪流量,防汛形勢十分危急。

      7月20日中午1點,縣委書記李東嶺、縣長李亞強召集水利、氣象、農業等部門的專家進行會商研判,科學調度,突出重點部位,強化監測預警。

      在佛耳崗水庫泄洪期間,雙洎河上游洪水下泄流量估算每秒450立方米,預測到達鄢陵的最大洪峰近每秒1000立方米。鑒于該情況綜合分析研判,縣防汛指揮部果斷決策,對雙洎河鄢陵段長期未啟動的老船閘河段按每秒150立方米進行疏通分洪,同時全部開啟引黃干渠南北對口閘,分洪流量可達到每秒300立方米,從而減少雙洎河過閘流量,最大程度發揮雙洎河泄洪能力。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為確保泄洪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鄢陵調集客運、公交車輛1200多臺(次),在城區設置安置點10個,下午5點前,雙洎河沿岸3公里范圍內的36個村4.75萬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5600余人鄢陵籍群眾得以妥善安置。

      在鄢的所有縣級領導奔赴各個防汛點,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巡查險情、加固堤壩。調集40個縣直部門2300人參加抗洪搶險,各鎮均成立由30名黨員干部組成的應急突出排、由機關干部和廣大群眾組成的抗洪搶險隊伍7600余人備戰堤壩,搶堵決口,無論職級、無論男女、不分老少,大家肩并肩,腳抵腳,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固堤壩,筑防線,保衛家園。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但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鄢陵人。

      在防汛現場,有一個人特別令人注目。鄢陵縣水利局總工程師丁東良從7月19日起,連續六天六夜駐守在防汛第一線,查隱患、計流量、做預案,用詳實的數據和過硬的技術為縣防汛指揮部科學決策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鄢陵在全縣實施所儲備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儲存地點、聯系人“六落實”,共調配編織袋14萬條、發電機5組、抽水泵10臺、照明設備35臺,夜間照明燈具1000多具、鉛絲5噸、砂石4500多方、橡皮舟6只、沖鋒舟4艘、救生衣4000多件、救生圈1000只、排澇設備40套、帳篷750頂、折疊床1500張、折疊桌椅1719組、鐵鍬3856把、雨衣1750件、雨鞋5310雙、各類工程機械160臺次、毛毯2666件、夏涼被7420床,為打贏抗洪搶險硬仗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于“關鍵少數”靠前指揮、科學研判、精準調度、保障有力,鄢陵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防汛“答卷”---無一傷、無一亡、無一失聯。

      黨員干部的鋼鐵意志 ?筑起抵抗洪流的堅強堤壩

      世上沒有天生無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快點讓開,讓我下去,閘再不落地,水都倒灌了!”7月21日夜里10點,洪水突然來襲,彭店鎮慕寨村黨支部書記周夢枝顧不得脫下身上衣服,第一時間跳入年久失修的水閘底部,清理雜物,奮力拉拽。此時,閘邊洪水奔騰洶涌,嘩嘩的水聲直擊耳膜。作為彭店鎮防汛突擊隊的一員,他與村里36位隊友巡堤查險,在急流險情中,架起了守望相助的生命之橋。

      7月22日凌晨5點,引黃干渠汶河溫寨村段河堤突然決口。正在巡堤的鄢陵縣柏梁鎮溫寨村第一書記陳飛祥發現后奮不顧身跳入決口處,奮力用樹干強堵、用沙袋封堵。在他的帶動下,黨員群眾齊上陣,最終用了7個多小時把決口成功封堵。決口封堵后,村民發現陳飛祥腿上和腳面被劃出的幾條七八厘米長的傷口已經感染,都勸他回去休息,他卻說:“險情面前,溫寨就是我的家,洪水不退,我不退?!焙唵伟?,他又組織應急分隊查看群眾受災情況,幫助群眾排水排澇。

      彭店鎮王鐵村婦女主任高芊,在接到要通知撤離的任務后,冒著大雨,挨家挨戶叫門通知,特別是在家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員,她都及時通知到位,并組織人員協助他們安全疏散……

      奮戰72小時,巡堤41次,輾轉12個村莊,解救和疏散群眾2565人。這些數字,勾勒出鄢陵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董超和他的隊友們抗擊洪魔的鮮明軌跡。

      “汛情吹響沖鋒號,我是黨員我先上!”“堡壘筑在一線、黨旗插在一線、黨徽亮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在鄢陵,在抗洪救災現場,暴雨中涌現出多少“乘風破浪”的力量,他們披上“雨衣戰袍”,沖鋒陷陣,以希望贏得希望,架起了一個個生命通道。他們撐開來是傘,為人民遮風擋雨;俯下去是牛,為百姓鞠躬盡瘁。

      積極妥善安置群眾 ?書寫新時代的大愛無疆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一刻!

      賈魯河放水泄洪,鄢陵縣馬坊、彭店兩個鎮用萬畝良田和4萬余群眾的背井離鄉換取了上游的平安和國家交通大動脈的暢通,張橋、只樂、南塢、大馬等鎮在自身遭受洪澇災害的情況下,接納周邊其他市縣撤離無住所人員11851人。

      “有地方住,有吃的,有喝的,都是共產黨的英明領導??!”7月22日,在鄢陵縣張橋鎮一中學校安置點,周口市扶溝縣固城鄉宣廟村村民85歲的馬喜成說。

      “我這一輩子,經歷了兩次大洪水?!弊谟蓪W生宿舍改成的住所里,馬喜成說,第一次大洪水是1938年蔣介石扒開黃河花園口,他家成了黃泛區,當時他才2歲多,家人帶他逃荒到鄢陵縣老張橋村,吃沒吃的,喝沒喝的,最后被迫又逃荒到了駐馬店的汝南。

      時隔83年,今年7月21日,他遇到了平生經歷的第二場大洪水。這次,他又來到了張橋鎮避難。

      “你看看,這些面包、方便面、礦泉水,都是好心人捐獻的,還送來了包子、胡辣湯、饅頭,吃喝不愁,屋里還有空調?!瘪R喜成說,張橋鎮有專門的干部負責安置工作,鄉衛生院還派來了醫療隊,誰有個頭疼發熱的能夠及時救治,今昔對比真是兩重天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

      特大暴雨造成的災情尚未完全消除,疫情升級的警報又緊急襲來?!捌呦掳松稀钡年P鍵時刻,鄢陵迅速反應,及早部署,在以應戰狀態抓好疫情、汛情防控的同時,派出300余名干部進村入戶、下沉企業幫助復工達產,努力打好保生命健康、保經濟增長的兩場“硬仗”。

      排水、除草、深耕、施肥,8月7日一大早,鄢陵縣陶成鎮東劉莊村村民正頂著烈日在田間搶種補種……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眼下洪水過后,俺村的首要任務就是核災減災和恢復生產自救,通過搶種補種,將洪水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5歲的黨支部書記劉國營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抓好農業生產,精準高效做好保險理賠服務,加強災后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控,動員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搶抓農時補栽補種。抓緊搶修加固,對災害中受損的水利設施、道路、橋梁涵洞、配電設施和防汛重點部位,全面開展隱患排查修復,及時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強受災群眾的幫扶救助和衛生防疫,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和市場監管……

      積極謀劃項目,爭取資金支持。根據全縣受災受損情況,全縣共謀劃災后恢復重建和防災減災項目34個,預計總投資60.2億元,謀劃洪澇災害受損項目16個,預計總投資10.9億元。同時,根據全縣受災損失和災后自救實情,積極向農業發展銀行申請暴雨災害專項應急貸款5億元,目前已審批通過貸款金額3億元,投放貸款1.6億元,已全部撥付到位。

      以“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為抓手,迅速摸排受災企業情況,一企一策精準幫扶,300多名干部下沉一線,竭力幫助企業挽回損失、復工達產??h里還制訂了金融支持防汛救災10條措施,對受災的企業提供貸款展期、延期等服務,幫助企業降成本、渡難關、強信心,同時指導建立保險理賠綠色通道,助力企業災后復工……

      “雨停了,水退了,就有了希望。我們相信黨和政府,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迸淼赕傫樇掖宓囊淮迕竦脑捇蛟S就是鄢陵在大汛大疫、大戰大考中最好的答卷。(鄭法魁)

    熱門文章 更多>>